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是全面貫徹黨中央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鞏固提升國家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重要決策部署。2022年,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繼續組織申報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項目申報原則
項目建設內容
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應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關要求,結合各地實際,按照區域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統籌設計建設內容。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30600)等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等八個方面,以及整合資金項目規定的建設內容,聚焦提升糧食產能,綜合配套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間道路、輸配電、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及其他工程措施,同步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健全工程管護機制等。
加強農田林網建設,實施塘壩、坑塘等小型水源工程。支持旱作農業區、山地丘陵區開展高標準梯田建設,增強農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鼓勵探索采用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先進管理模式。田間基礎設施占地必須嚴格執行近期印發的《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相關規定,以及我省即將出臺的實施細則的規定。
項目申報條件
1.2022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均為新建項目,按照項目資金來源不同劃分為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項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
2.高標準農田項目實行項目儲備制度,申報項目原則上必須儲備至項目庫,且必須具備項目申報書。
3.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管理辦法》要求,申報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應滿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符合市、縣農田建設規劃;(2)項目選址、區域范圍、建設規模、建設內容和資金需求科學合理;(3)項目區土地權屬清晰,當地群眾積極支持改善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須征得項目區所在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4)地塊相對集中連片,建成后能有效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能。
4.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建設高標準農田:(1)存在“非農化”及“非糧化”用地問題的地塊;(2)屬于《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中規定禁止立項的地塊。
項目重點支持領域
1.嚴格執行“三區三線”政策,優先支持“兩區”建設高標準農田。
2.優先支持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原脫貧攻堅重點縣、革命老區建設高標準農田。
3.支持整縣推進示范創建工作。
4.支持國家級、省級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高標準農田。
5.優先將大中型灌區有效灌溉區域打造成高標準農田。
6.加大對民族鄉村、第一書記派駐村的對口幫扶力度,幫助搞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7.積極探索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新模式;支持和引導承包經營高標準農田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籌資投勞,建設和管護高標準農田。
8.支持在南四湖流域和黃河灘區的永久基本農田內建設高標準農田。
9.加大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力度,支持鹽堿耕地改良。
項目資金籌措和使用
1.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根據資金來源不同,分為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補助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補助額度以中央財政實際撥付資金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達年度投資計劃為準。
2.地方財政補助資金。包括省、市、縣三級財政為組織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籌集的財政資金、地方政府專用債券投入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資金和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用于高標準農田項目。
3.社會資金。承包經營高標準農田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承擔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按規定應投入的自籌資金,以及吸引金融、社會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形成的資金,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籌資投勞用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形成的資金。
4.整合項目資金。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區同時組織實施旨在提升耕地地力、改善生產條件、促進糧食生產的其他涉農項目資金。
5.其他資金。其他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資金。
6.資金使用范圍。農田建設補助資金使用范圍必須符合新修訂的《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項目申報及批復
2022年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繼續實行“縣級申報、市級審批”的方式??h級農業農村部門根據省級項目申報指南從項目儲備庫中擇優選定擬立項扶持項目,并組織項目申報單位委托具有相應勘察、設計資質的機構,在實地測繪和勘察,認真做好項目區現狀和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科學謀劃項目區整體規劃和布局,本著因地制宜和滿足實際需求的原則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并達到相應設計深度。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后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進行評審,評審合格并經過公示后,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批復準予立項??h級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市級批復的實施方案,編制項目年度實施計劃,并上報市級。市級對縣級上報的年度項目實施計劃進行批復。
其他要求
1.項目實施方案格式參考2020年省廳印發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方案編寫大綱》。
2.填報《省級重點支持領域任務和投資情況表》時,要逐項填列,如存在支持領域數據為零時,需附說明材料。
3.申報項目存在整合其他財政資金項目時,項目實施方案編寫時要包含所整合項目的有關內容,或被整合項目確定后,通過變更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內容的方式,在實施方案中增加該部分內容。
4.新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的耕地質量保護提升技術措施,原則上要實現項目區全覆蓋,畝均投資不少于150元。
5.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原則上建在永久基本農田內,非永久基本農田內耕地納入項目建設范圍的,要說明原因,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劃入永久基本農田或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
6.實施方案必須增加有關安全生產措施和預防未成年人防溺水措施內容。
7.因地制宜,推薦設計使用無井房機井和桿式變壓器,盡量減少田間各種設備看護、管護、存放房屋,確保安全,并做好項目區內廢棄機井、井房的妥善處置方案。
8.按照灌溉與排水并重要求,合理配套建設和改造輸配水渠(管)道、排水溝(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完善農田灌溉排水設施。項目區排水溝(管)道要與附近主要分洪渠道、河道相連接,避免出現項目區排水內循環現象,確保做到引得進來、排的出去。
9.項目法人在申報項目時,必須同時報送設計公司針對項目是否存在重疊問題的書面說明,項目法人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10.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要認真履行農田建設管理職能,嚴把項目申報關,對因設計單位水平不高或責任心不強,造成項目設計質量不高、實施方案編制存在明顯錯誤、失誤及必備要素缺失等情況,必須責令其改正,必要時要求項目法人更換項目設計單位,以確保項目設計和實施方案編制質量。
11.積極探索、研究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新增耕地的途徑和措施,并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新增耕地的認定和管理工作。
![]() ![]() |